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国际中文教学事业的“拓荒者”、学科的“奠基者”、学科理论的“创建者”、学术创新的“引领者”,为国际中文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国际中文学院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领头雁、排头兵,是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集中体现,承载了学校60余年的深厚积淀。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合作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等核心任务,长期致力于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国际理解教育等高层次教学和科研,为世界180多个国家培育了30余万名活跃在世界多领域的优秀人才和300多名外交官,搭建起了中外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中文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北语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芬芳桃李遍天下,灿烂风华传全球”。学院学科齐全,理论与应用并举,专业学位领域包括国际中文教育理论政策与管理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研究、国际中文传播与文明互鉴研究、数字化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研究。本学科团队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成果一、二等奖,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及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教学、科研表彰。作为全国汉教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发起单位,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在全国高校具有辐射性影响,2022年在全国首轮专业硕士学位点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

国际中文学院作为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已构建预科、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下设基础中文系、汉语言系、国际中文教育系、华文教育系与通识教育系,开设汉语言、国际中文教育、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翻译、传播学五个本科专业。硕博培养包括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及博士(含理论政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本土化发展、文明互鉴、智慧教育五大方向);同时还设有为留学生提供语言强化及专业衔接课程的预科教育、专科和进修教育。学院创新智慧教育建设,推动“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搭建智慧图书馆及在线课程平台,覆盖百万海外学习者。现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000余人,中外研究生900余人。学院以“通晓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为培养目标,致力于为世界各国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广泛活跃于教育、文化、经贸、外交等多个领域,极大地促进海外汉语教学本土化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大量课程与教学、项目管理、创新咨政与智库等汉语高端人才。全球大中小学中文系主任、中文项目负责人中50%以上为我校校友。优秀校友活跃在中外交流一线,遍布政界、教育界、中资企业及新闻媒体等机构。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俄罗斯驻华大使、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古巴驻华大使、圭亚那驻华大使等都曾在我校学习。

国际中文学院围绕汉语言、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国际传播研究、孔子学院及汉学研究等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语委重大项目及国家级、省部级一般科研项目多项。编写出版立体化国际中文教材,出版首部全国统编思政课教材《理解当代中国》。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开展高水平中外学术交流,举办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讲座年均百余场,组织线上或线下各类高层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讲座,举办中外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上百场。学院持续推进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政育人平台+实习实践平台”联动体系,“理解当代中国”思政课程建设取得成效,获得“北京市国情类优质示范课程”荣誉,并得到教育部部长高度评价。

国际中文学院不断深入开展中外语言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学院承担了三所海外分校泰国曼谷学院、日本东京学院、哈萨克斯坦分校及海南分校及多所孔子学院的教学任务。注重发挥孔子学院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五出”,开展孔子学院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打造样板孔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着力为沿线国家培养本土高端汉语人才。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汉教硕士,汇集海内外专家,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举办高层论坛、国际学术会议、中外学生交流等活动,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层面。

国际中文学院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层次研究,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引领专业教材建设、开发精品慕课、建设各类数据库,全力服务海内外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加强智库建设,产出一批聚焦学科和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咨政报告,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献计献策;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在学校品牌校园活动“世界文化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每年大量中国研究生赴海外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疫情期间没有中断,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开展语言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外学生积极参加北京冬奥志愿服务、国庆方阵游行、杭州亚运会节目表演及国务院侨办组织的相关活动;有百余人次留学生参加各种翻译实践活动,多人为普京、托卡耶夫总统访华担任翻译。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