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海外教学经验分享 | 黄璨:哈瓦那的真情就像骄阳一样炙热
2025年03月17日 08:20点击:[]


一场来自盛夏的梦

回忆让时间凝固在每一个想要握住的当下。

我总在无数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它。

而今,我用思念的温度将它在心尖融化。

我和古巴的故事始于Havana这首歌,研二时,我来到了旋律里的国家——古巴。那段时光就像一笔明媚的色彩,点在了我人生的画卷上,每每想起时,还会在记忆里熠熠闪光,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鼻尖上uva冰淇淋的香气,烈日下青年的面庞,耳畔的海风。

古巴是喧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慢生活地带,生活很简单:备课、上课、照顾好自己、享受忙碌后大把的独处时间。任教期间,我负责初级二汉语课、中级一汉语课、青少年二级汉语课以及部分文化课教学,如琵琶才艺课、看电影学中文课。古巴的网络条件不如国内发达,备课到凌晨是常态。见到学生时,疲惫感烟消云散。那是真挚与纯粹的互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因此我的教学体验感非常好,尤其是文化课,我能看见他们眼里的光。

这种慢生活足以让你备好每一节课,把事情做好,学会沉淀,乐在其中。

在院长的鼓励与孔院大家庭的协助下,我成功地举办了一场面向古巴民众的琵琶讲座。写稿的同时,也弥补了我文化知识的空缺。准备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在灵感迸发时,写讲座稿写到凌晨四点;在确定演奏曲目后,又高强度地练琴。

我将文化知识讲解与现场演奏相结合,比如文曲选用《琵琶行》和《春雨》选段,多以泛音、轮指模拟淅沥的雨声,营造空灵的意境。武曲气势恢宏,我认为《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最为合适。《十面埋伏》以其磅礴的气势与复杂的技巧闻名,以扫弦、揉弦、绞弦模拟战场厮杀、战马嘶鸣。练习时,手指磨破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对我琴技的一次突破。

三月的文化活动是一场在剧院的演出——古巴业余艺术家音乐表演,受众是哈瓦那大学的学生们,其中不乏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这一次,也是我的琵琶在古巴的谢幕。我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聚光灯照在我身上的那一刻,完全看不清台下的观众,只记得漆黑中传来的阵阵掌声和一声声喝彩,以及场外的暴雨倾盆、友人幕后的泪光。

这里的真情就像哈瓦那的骄阳一样炙热,一样值得歌颂。

感动凝结在每一个不惊波澜的瞬间——带学生们读课文时向窗外的惊鸿一瞥,我们一同见证了第一道彩虹。

“老师,how to say rainbow in Chinese?”

“彩——虹。”


晚风轻柔地吹散了女孩们的披肩发。

时间,静悄悄地流淌。十二月下旬是古巴的教师节,学生们为我准备了一份惊喜——是她们集体订的一捧鲜花,每个人为我准备的手写贺卡,还有各种古巴风格的小礼物,有项链、巧克力、手作向日葵钥匙扣、小饼干……

看,幸福是如此地生动而具体。


古巴会让人对物欲淡然,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收集阳光与色彩的日常:净澈的苍穹、时而浮现漂泊的云朵、街上的老爷车、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薄荷绿的墙壁,拍着非洲鼓的人在朝你微笑。

哈瓦那的疮痍与华丽并存,纵有些许伤疤,却丝毫不影响她的迷人。褪去光环与滤镜后,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心灵手巧的古巴手工艺人用黏土做冰箱贴,用齿轮做迷你摩托车摆件,用果壳做各种首饰,用铜丝编出蝴蝶,用报纸织成收纳盒,用易拉罐做整蛊相机。同一双手做不出两条完全相同的项链。

路过岸堤,看着拍打在礁石上的浪花溅起了碎片,我感叹着它们的奋不顾身。

吹着风,听着浪,又一天过去了。

有一天,我会回望来时的路,细数在狭长记忆里标记的点滴,静静地仰望曾经的幸福与自在。


谢谢你们,点亮了我的记忆。

Te amo. (我爱你们)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