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可以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家好,我叫张威雨。

Q:听说你喜欢太极拳、国画和哲学,你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可以讲讲你和它们的故事吗?
我热爱中国文化。几年前,我买了几本教授太极拳的书,一边看书一边做动作。当时,我还以为太极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但是后来,我了解到了它的哲学内涵。从此,我就经常在生活中用太极拳的理念来解决问题,比如,我非常注重劳动和休息的平衡,努力做到劳逸结合;再比如,在舞台上讲话或者表演时我不觉得紧张,也跟太极的招式“站桩”里的“排除杂念”技巧有关系,等等。

国画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一开始,我以为国画只不过是一种绘画的流派而已,就跟油画、铅笔画、素描等一样。其实不然。国画跟太极一样,是一种哲学。画中往往要看的是没画的那一部分,缺少的那块,所谓“空白”的部分。而运笔的不同方式能够表达画家对所画的对象的感情,比如,画山不能只画它表面的性质和特色,而应该画出它的本质、它的“情”。有这么个说法:“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再就是画国画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画家和作品的区分,而是画家和作品为一体。
我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很深。看完《道德经》,我终于明白了人类所有的焦虑来自何处。在“道”的视野里,人类无非是一块灰尘,而由于人们意识不到“道”的存在,所以错误的把自己视为宇宙中心(不是五道口,是真宇宙),因此把生活中各种琐事看得太重了。
除了这些,我还爱看书、学习英语和德语。休闲时我弹古典吉他。
Q:你已经来中国十几年了,你觉得中国有什么变化吗?除了北京,还去过哪些地方吗?
我认为这些年中国变化得特别快,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理念不仅造福了中国的老百姓,还惠及了全世界的人。我想要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我去过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湛江、广州、深圳、香港、三亚等,这些都是发展很不错的城市。不论我去哪个城市,我都会找书店,我对城市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有书店或图书馆就可以了。
Q:你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挑战?如何解决的?
最大的挑战是学会快速写字。老师经常会布置写作作业,所以我们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题一般都是写作。不少同学反映考试的时间不够,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原因在于写字的速度。快速写字确实很难。我平时会反反复复抄写同一篇课文,锻炼写作速度,所以我很顺利地克服了这个困难。
Q:对学院的课程或讲座活动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习期间,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我并不觉得学习的压力有多么恐怖,恰恰相反,我觉得好像进入了一种游戏似的,我们的作业和考试就像游戏里的任务一样,只要闯关就行了。并且还可以努力“破纪录”,比如第一次考95分,第二次考96分等等。所以我对所上过的课的评价永远是好评!
Q:学习之余你参加过什么校内的活动?
我参加过的活动挺多的,我的电脑里有详细的记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简单来说,我参加过朗诵比赛、翻译比赛、各种论坛、夏令营、电视台表演等。

Q:中俄交流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你会如何给你们国家的人介绍中国,让他们来体验中国文化?
我已经在中国生活15年了,生活环境跟中国人基本一样,所以我跟俄罗斯的文化没有太多的接触,这个问题暂时没想好怎么回答。可以补充一句,北语一般会强调来华留学生的国籍,这当然很好。同时,我认为也可以慢慢培养同学们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
Q:你对国际中文学院的印象?在这里有什么比较开心的或者是难忘的记忆吗?国际中文学院对你在中国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觉得认识北语的老师和同学是我最幸运的一件事情。学习期间,老师们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指导我,帮助我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动力,真心关心我的学业。每当课间时,我都会找老师聊天,讲讲我家里的鹦鹉怎么样,或者讨论中西哲学的不同之处。
同学们则给了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我比我们班的同学们大十岁,这当然给了我不小的打击,但后来也转化为内心的力量,甚至带来很大自信。每天接触优秀的青年给了我不少正能量,在大家的陪伴下,我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日益增长。
Q:想对国际中文学院未来的留学生说些什么?
非常欢迎大家!我以前跟来自不同大学的同学交流,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北语整体环境很好。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北语可能是最小的大学(指的是实际面积),但我们都认为这是北语的优点。你别看它小,它还是挺有实力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挺大的。而且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走路的时候,好像谁都认识,就是不打招呼而已,但好像谁都见过。图书馆里也一样,我一般坐在4层大厅中间的沙发上(真舒服),而我左右前后的人我觉得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从来不打招呼也不说再见,但每天神秘地交换眼神。要是突然某一天谁没来,还感觉心里不踏实。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好像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在催我们每天到图书馆,并且坐在指定的位置上。要是我有事不能去图书馆,还有种“背叛”其他人的罪恶感,哈哈,哭笑不得!
Q:可以谈谈你的未来规划吗?
在第三个问题的回答里,我暗示了我的想法。由于我是优秀毕业生,我很顺利地申请了北语国际关系学院。以后,大家可能会在北语的国际关系学院(或者在图书馆里,也有可能在食堂里)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