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留学生专访 | 纳西尔:我希望能为中阿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02月21日 09:29点击:[]

纳西尔

来自追风筝的人的国家阿富汗,现为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的研一学生。


01.兴趣爱好

书法是我最热爱的活动之一。每当我提起毛笔,专注于字形的变化时,心中都充满了平静与满足。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让我体会到汉字之美。我还喜欢尝试中国的烹饪。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菜肴制作方式,我不仅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还能了解每道菜背后的文化故事。从四川的麻辣火锅到广东的点心,每一次烹饪都是一次文化的探索。

02.留学中国的原因

尽管在阿富汗的生活面临着安全、政治和经济的严峻挑战,但我对知识和教育的热情始终如一。在我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我热爱阅读关于历史、政治、国际关系、文明和文化的书籍。阿富汗的历史背景让我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好奇,这样的好奇心促使我不断探索,寻找答案。一天,我偶然读到一本名为《中国问题》的书。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中国文明的兴趣愈发浓厚,随即购买了多本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和现代发展的书籍。这些书籍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对中国的理解不断加深。

在这段探索过程中,我意识到中文是一门独特而迷人的语言。它的音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让我感到无比好奇。我决定学习这门语言,并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大学专攻中文。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被中文的美丽与复杂性所吸引。随着我对中文的深入探索,我认识到了这门语言在塑造数亿人的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中国,继续深造,期待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进一步探索与成长。我相信,这段旅程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更是文化交流和自我发现的机会。

03.学习体验

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我深刻体会到这里的国际化氛围,她是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在国际中文学院,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们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让我感受到全球的缩影。在国际中文学院的日子里,我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共同学习汉语,交流彼此的故事。我们讨论着各自的文化,分享着节日的习俗。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仿佛这片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的世界博览会。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能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像家人一样,共同为学习汉语这一目标而努力。

04.生活体验

在学习之余,我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城市,从历史悠久的北京到现代繁华的上海,从壮丽的乌鲁木齐到秀美的无锡。每个地方都独具特色,令我目不暇接。尤其是在美食方面,我的味蕾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新疆的手抓饭、重庆的火锅、广西的螺蛳粉、淄博的烤肉串,每一道美食都如同一篇动人的故事,带我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除了美食与旅行,我还参与了许多文化、经济和学术活动。这些经历让我对中国的古老与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和学生的讨论,让我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认知。

总之,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街头巷尾,我总能遇到友好的微笑和热情的问候。这份温暖让我倍感亲切,尽管身在异国他乡,却从未有过孤单的感觉。每一声问候、每一次互动,都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良,如同阳光般温暖我的心灵。

05.未来规划

我渴望继续深造。在未来,我希望能为中阿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与温暖。

06.对未来留学生的寄语

欢迎你们踏入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你们将在这里开启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的奇妙旅程。在这个被誉为“小联合国”的校园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共同成长。每一次文化碰撞,都是理解世界的机会。请尽情参与丰富的校园活动,感受汉字与汉文化的魅力。在校园里,你将结识许多热情的朋友。珍惜这些友谊,它们将成为你在异国他乡的温暖依靠,陪伴你度过孤独的时刻。在国际中文学院的学习经历,将是你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旅程。勇敢追求梦想,挑战自我。每一天都是新的发现,每一次体验都是心灵的成长。愿所有想来这里的学生在国际中文学院的时光里,收获知识与友情,留下美好的回忆,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07.中阿交流

如今,阿富汗与中国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合作日益增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阿富汗提供了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渴望了解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

在我看来,向我们国家的人民介绍中国,首先要强调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节日、艺术、音乐以及美食都是值得体验的内容。我会鼓励他们参加中国的文化活动,体验书法、武术、茶艺等,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博大精深。此外,我会分享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讲述我如何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的乐趣,以及与来自各国同学的互动。我相信,通过真实的体验和交流,阿富汗人民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与人民。

结语

国际中文学院不仅是我学习汉语的地方,更是我探索世界、理解文化的舞台,我特别感激学院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支持。无论是专业的教师团队,还是各类文化活动,都让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同时,我也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促进阿富汗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我相信,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至关重要。希望我能通过努力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彼此的文化与思想。

总之,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在国际中文学院的学习经历能为我的人生旅程增添更多色彩,带来更多启发。




本期编辑 | 张钰 玄耀君

图文来源 | 纳西尔

审核 | 梁彦民 高美娟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