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雅文共赏| 我眼里的北京
2024年09月09日 11:10马腾玥(俄罗斯)点击:[]

雅文共赏| 我眼里的北京

马腾玥(俄罗斯)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2022 年 9 月,在和煦的阳光下,我走出北京站。这是我与北京的首次相逢。

在最初的印象里,北京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城市。街上的车子挺多,走路的人也不少。白露已过,天气晴朗,风中吹来秋天的味道。太阳洒热的柏油路、刚浇过水的草坪,人声喧闹的街道…… 坐车的时候,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变化的风景,第一次感受中国首都的轮廓。

自那日起,将近两年过去了。在我的心中,北京变得如同第二家乡。我们留学生经常开玩笑地说:出国时我们想家,回国时我们想另一个家。这句话是我与北京关系的生动写照。

我喜欢北京的建筑。有空的时候,我喜欢在北京到处走走,详细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无法识别建筑的年代。不过,通过努力学习,我掌握了基础的历史与建筑史的知识。时间长了,再看这里的风景已不再“异乡”。

古代的建筑后面,是当代的玻璃大厦;幽深的胡同旁边,是宽敞的马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建筑作品,是马岩松设计的朝阳公园广场。它的设计连接中国古典美学和全球现代趋向。我想,这就是珍贵的北京精神的体现:融合传统和创新、过去和未来。

北京的风景特别美,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春天百花争艳,夏天绿意盎然,秋天金风玉露,冬天也很有魅力,尤其是下雪的时候。北京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存的空间,这里的环保和绿化项目做得越来越好,很值得赞赏。

高中毕业后,我来到北京上大学。对年轻人来说,大学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就在北京,我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理想;就在北京,我遇到亲密的朋友和知识丰富的老师。我相信,在北京生活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介绍

马腾玥,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腾玥7岁开始学习中文,一直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我的中文名字是我的第一个中文老师给我起的。她教了我大概8年,对我来说不只是老师,而是跟家人差不多。”腾玥说,“‘腾’是腾飞的意思,‘玥’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珠,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

腾玥喜欢中文,曾获得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颁发的“未来汉学家”奖,参加过“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我很喜欢唐宋诗词,尤其是李白、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的作品。《红楼梦》也对我影响很深。至于散文,我最喜欢的作者是鲁迅和张爱玲。我还喜欢现代中文诗,尤其喜欢林徽因。”

除了中文,腾玥也对国际关系和经济学很感兴趣,她说,希望自己未来有机会从事可以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工作。

本文转自《中国电视报》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