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北京语言大学迎来27名来自越南的青少年。他们刚刚结束北京语言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一周学习,齐聚校本部国际中文学院,参加为期两周的“语汇双城”夏令营北京阶段学习,开启了一场深度感知中国文化的旅程。
国际中文学院朱彤副院长、学院教师代表郭姝慧老师、领队郑青霞老师及全体营员出席开营仪式。仪式由刘敬华老师主持。


朱彤副院长发表致辞,她向学员和带队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以“语言既是钥匙也是桥梁”这一比喻表示对学员们来华学习的支持与鼓励。朱老师详细介绍了接下来两周时间里本次夏令营的具体安排,包括专业课程和文化体验课程内容。同时,她鼓励营员们在群山环抱中感受长城的巍峨壮阔,在雕梁画栋中读懂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最后,朱老师祝学员们在北京收获多多,将最美好的回忆留在2025年夏天。

随后,学院教师代表郭姝慧老师与领队郑青霞老师发表致辞。郭老师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欢迎越南青少年来北京参加夏令营,并介绍了未来两周语言课程的教学重点。郭老师希望能够教授大家实用性强的汉语,并在体验北京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收获。领队郑青霞老师以怀念与期待为主题,回顾了去年夏令营的美好瞬间,也向学员们表达了美好祝愿。本次夏令营不仅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更是体验成长的重要旅程。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勇敢探索,通过多元文化学习拓宽视野,期待大家的精彩绽放。


学员代表也表达了心声。谢庆妮和阮宝蓝首先向筹备了此次夏令营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在夏令营中获得的成长。庆妮同学在北京出生,对北京和中国有着特别的感情,在去年的夏令营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加自信,期望今年能在老师与同学们的陪伴下勇敢尝试,度过更有意义的夏天。宝蓝同学则是做足了功课,表示要珍惜在北京的两周时间,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多多探索,不留遗憾。此外,朱草璃同学还为大家演唱了《赤伶》这首歌曲,她的歌声饱含真情,让人能完全沉浸在歌词的意境里,也传递出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开营仪式结束后,学员们前往校史馆参观。在校史馆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并对学校师资、校友故事、教材发展等展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特别的经历与收获,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后续学习生活的期待。


开营仪式虽已落幕,但他们的文化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十四天,这群越南青少年将在这里用笔墨、用脚步,写下属于他们的 “中国故事”,架起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