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海外教学经验分享 | 刘玉娟:带着对 “中文教学”和“泰国”的热爱继续向前
2025年08月08日 14:00朱   丹点击:[]

题记——温暖的异国时光,这段经历让我重新定义人生方向。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十个月的泰国任教时光转瞬即逝,但对国际中文教师的我来说,这段经历却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从教学挑战到文化融入,从陌生环境到被善意包围,泰国这片土地让我在成长中收获感动,也在离别时难说"再见"。

一、跨越六个年龄段的教学挑战: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蜕变

在民满德学校这所涵盖幼儿园至初中的私立学校里,我承担了小学部六个年级的中文教学任务。面对每周18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个班级每周1节中文课),我很快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教学之旅。

教学的任务量和难度大、泰语课堂指令掌握不熟练、完全陌生的环境等都让我最开始教学时倍感泰山压顶。但是我选择积极应对,泰语指令不熟练,我就用空闲时间学习练习;学生年龄跨度大,我就总结不同的备课和教学模式;学生开朗活跃,我就设计丰富的游戏融入教学中;学生纪律松弛,我就制定规则和奖惩机制并选一个纪律委员帮助我督促其余学生。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正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我才真正完成了从"新手教师"到"得心应手"的蜕变。

二、“多面手”教师的成长:从舞蹈到活动策划的全能蜕变

泰国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获得了全方位的锻炼。从亲手制作道具、布置场地,到为中国舞蹈队编排节目——我不仅要先自学舞蹈动作,还要耐心指导学生排练,这意外地让我爱上了舞蹈。在紧张的活动筹备中,我的动手能力、协调性、组织策划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每一场活动的成功举办,都是对我综合能力的又一次淬炼。

三、工作与生活的诗意平衡:发现泰国的千面之美

教学之余,我用脚步丈量这个微笑国度的多样魅力:曼谷的现代与传统在此完美交融,大城遗址诉说着沧桑历史,芭堤雅的海风传递着热情,北碧的田园铺展着诗意,普吉的海天一色令人屏息,清迈的慢生活让人沉醉。从庄严佛寺到碧海蓝天,从云间山峦到市井烟火,泰国的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为我的异国时光增添了最动人的注脚。

四、泰国的温度:那些温暖我心的日日夜夜

在泰国,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热带阳光的温度,更是这里人们炽热的心。

校长待我如己出,从赴任时的亲自迎接,到离任时的含泪相送,他的一句"上次是送女儿,这次是送你"让我瞬间破防。中文组的同事们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生活中的"泰国家人"——她们教我泰语,带我融入当地生活,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


学生们纯真的爱最是动人。即便被批评后,他们依然会用灿烂的笑容说"老师好";会偷偷塞给我手绘的画像;会在我生日时准备惊喜;离别时的拥抱让我们的泪水交织在一起。食堂的"Nong妈妈"总是凶巴巴地塞给我各种小礼物,却让我感受到最质朴的母爱。

给我离别信的学生

学生准备的甜甜圈

Nong妈妈的爱

食堂阿姨和姐姐

这份温暖无处不在:宿舍隔壁姐姐默默帮我修好马桶;修车小哥免费服务的背影;夜市老板多给的那份小吃;路人主动伸出的援手......这些细小的善意,构成了我最珍贵的泰国记忆。

帮我修车的大叔

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被善意包围着,治愈着,在这里我没体验到人情冷暖,只体验到了人情暖暖。这样优良的人文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我永远给泰国加上一层滤镜。

总而言之,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我不再只是教授中文的老师,更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当看到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当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我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用教育搭建沟通的桥梁,让世界看到彼此最美好的样子。

最后,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愿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精神永驻,愿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