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留学生专访 | 秦终南:架起中埃文化之桥
2025年07月02日 21:48点击:[]

我叫秦终南,来自世界四大古国之一的埃及,目前是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与中文不期而遇

人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去追求、去突破,人生的轨迹终究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一定能够抵达心中的目的地。

作为追梦者,我从小梦想着考入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为了这个目标,高中三年我付出了无数努力。然而当高考成绩公布时,分数却与医学院录取线相差甚远。这个结果让我陷入巨大的失落,仿佛多年构筑的梦想之塔瞬间崩塌。我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任由绝望的情绪吞噬。

在家人的焦虑与担心下,哥哥悄悄为我申请了苏伊士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直到报到那天,我才得知这个消息。起初,我对中文学习就像被迫观看比赛的观众,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了中文的独特魅力,开始试着接受它,慢慢地喜欢它,最后彻底被它迷住了。我还记得特别清楚,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下课回家的那天,我去找之前强迫我学中文的哥哥,对他说:“哥,我喜欢上了中文!”从那天起,我的中国故事就开始了。

在苏伊士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的四年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也都非常优秀。可我却一直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学校里没有中国老师,没有可以练习中文的环境。为了提升中文水平,我每天都跑到金字塔景区,去寻找那些来自中国的游客,抓住一切机会和他们练习中文。

大学二年级时,我参与了中文翻译工作,开始有机会直接与中国朋友打交道。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他们身上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但众所周知,“百闻不如一见”,从书本上学到的和从别人身上了解到的,远不如亲自去体验,所以我决定来中国看看。

温暖的北语大家庭

来到中国后,我成为了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所以我内心充满了疏离感。直到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时,一位老师的发言深深打动了我:“只要你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你很优秀,你选择了北语,北语也选择了你。”那句话像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从那一刻起,我开始积极地融入北语的学习生活。

在学校里,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个房间”,那里安静的学习环境让我充满了积极学习的热情。在这里,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却因为中文而聚集在一起。我们共同热爱中文,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

在北语的夜晚,我们常常围坐在一起,感受着北语独特的文化氛围,互相用中文介绍各自的独特文化。中午下课时,我走在那条悬挂着各国国旗的道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不同肤色的学生。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些画面我永远不会忘记。

在国际中文学院,老师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我们授业解惑,还在生活中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每一次课堂上来自不同国家人们思维的碰撞,每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的欢笑,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决定——来中国看看,也让我对中文学习与传播充满了期待。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包容,以及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北语大家庭”。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跨越国界的友谊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我希望能将自己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文化,传递给更多对中文感兴趣的人。我愿意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两端,让更多人感受到中文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魅力。

中埃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校期间,我参与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活动、接受采访等。这些活动不仅受到了许多中国朋友的热烈欢迎,还让我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中国的各个地方。

在2024年9月的金砖峰会期间,我接受了中新网的采访,和大家探讨了金砖国家的共同未来。采访时我说:“一个国家就像是一只手,其他国家的帮助就像是另外一只手,合在一起我们才可以鼓掌。我觉得这就是金砖合作,我们一起走,一起成长、一起发展。”

2024年10月27日,我代表埃及青年学者参加了福建南平第二届汉学家大会。接受采访时,我说:“虽然我们的外貌不一样,但中埃在很多文明和文化方面有着共通之处。”作为中埃文化交流的桥梁,我希望中埃友谊长久流传。我相信,通过学习阿拉伯语和汉语这两门既神奇又充满魅力的语言,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会不断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也会越来越广泛。

2024年12月10日,作为中国文化的热爱者,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中国有戏”首场活动,并且非常荣幸地与第13届梅花奖获得者成为搭档共同唱黄梅戏。

除此之外,我担任了其他活动的主持人,这些经历使我得到了成长,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2024年12月23日主持北语国际中文学院新年联欢

2025年1月24日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师生迎新春活动

探索中国的自然与文化之美

来到中国后,我发现了许多不容错过的景点。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雄伟壮丽的长城,它的磅礴气势令人难以忘怀。

我还游览了位于河南的“中岳”嵩山,作为三山五岳之一,嵩山的景色十分壮丽。作为功夫的发源地,嵩山脚下的少林寺充满了神秘色彩,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社内珍藏的历代碑帖、名家印作,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些景点只是中国魅力的冰山一角。此后,我还前往“中国饮茶之乡”福建武夷山,深入体验了中国的茶文化。在那里,连绵的茶山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我跟随当地茶农学习采茶、制茶,品尝了不同茶叶的独特韵味。

在中国的这段时光,每一次经历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我记忆的夜空,让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愈发深沉。

总而言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中国,了解中国,接纳中国,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中国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来学习和探索的国家,相信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最后,如果要表达感谢,我想先感谢我的母校——埃及苏伊士大学,让我有机会认识中国;也感谢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和开罗大学孔子学院,让我进一步了解中国;还要特别感谢北京语言大学,让我真正融入了中国社会,体验独特的中国魅力。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