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由汉语学院主办的“2015汉语学院教材教学研讨会”在教一楼701等教室顺利召开。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张旺熹教授、汉语学院的在岗教师和部分退休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上、下午两个半场。上半场是开幕式和大会发言,下半场是小组会和闭幕式。
曹文院长主持开幕式。他首先从教学、科研、教师发展和学科建设四方面向大家简要汇报了2015年汉语学院的工作情况,接着对教学情况又着重进行了介绍。今年汉语学院在校生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此外,部分课程进行了改革。曹文院长也提到了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备课,加强业务。张旺熹主任随后致辞,他肯定了汉语学院这一年的成绩和工作,同时赞扬了“汉语学院教材教学研讨会”这一新常态的价值。在致辞中,张旺熹主任还传达了学校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的嘱托,希望汉语学院做好学校的“排头兵”,肩负使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汉语学院。
开幕式后,四位老师分别代表四个系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发言。刘苏乔副院长首先代表汉语系介绍了初中高不同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了6点思考,重点关注了不同层次汉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双语及翻译系代表金海月副教授则从功能目的论出发,探讨对外汉语翻译教材的编写体系问题,她以“韩汉翻译专业”为例,从教材编写方面出现的3个问题出发,强调重新整合、规划教材的重要性;经贸系代表王琳副教授从教材的定位、特点、选择、使用四个方面对留学生“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她将老师比作导演,教材比作剧本,将学习汉语的过程比作拍电影,希望能有好的剧本,拍出好的电影;退休教师代表、同时也是汉学系的教师代表刘士勤副教授对《新闻听力》教材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建议。
下午会分五组,共33位教师作了发言。学院领导和与会教师普遍认为本次会议发言质量比去年前进了一大步。闭幕式由许皓书记主持,五个分会的组长/主持人分别报告了各组发言的主要内容和讨论情况,院学术秘书文瑛老师最后对本次会议论文集的收录、出版计划做了说明。
本次会议还是许皓书记在汉语学院的“最后一班岗”。他自2004年1月因工作需要来到汉语学院,如今行将调离。许书记在闭幕式后发表了离任感言,与会老师对他为汉语学院的贡献给与了高度认可与评价。
此外,会议还利用中午用餐时间对汉语学院2015年退休的老师举办了仪式简洁而饱含情谊的告别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