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上午10:00,由汉语学院、研究生院、科研处主办的第三十五期“汉语国际教育系列讲座”在教一楼401教室准时开始,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理嘉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观念”的精彩讲座,近二百位中外研究生和汉语学院及其他院系的青年教师到场聆听。汉语学院副院长刘现强老师主持了讲座。
讲座开始,王理嘉教授由上个月参加香港的普通话教学研讨会的话题引入,提出汉语拼音方案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关键之处。接下来,王教授重点讲解了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要区分三个不同性质的平面:语音层面和拼音层面,学术层面与教学层面,语音学层面和音位学层面等。王教授着重指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本体的内容;而拼音是用字母拼读、拼写语音,是建立在语音上的拼写系统,两者必须区别开来。王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在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初期,他作为一名研究生到北京郊区教授中小学老师拼音方案的一些趣事,同时他以隔音符号、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等拼音教学为例,具体分析了语音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接着,王教授又详细讲解了语音拼音教学的基本观念,他谈到,教师要“透过”字母教语音,学生也要“透过”字母学语音,汉语拼音有着自己的制定规则,遵循了赵元任先生提出的“阅读醒目,彼此不宜相混;方便书写,节省字母用量”的汉语拼音拼写形式。王老师还提醒大家抓住汉语拼音声韵配合表,引导学生走出按字母名称拼读的误区,实行整体合读的方法,在学生掌握音节的基础上,结合口语教学和书面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最后,王理嘉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建议把未能现场提问的同学的问题汇总起来,他将再次来我校做答疑专题讲座。
王理嘉教授待人和蔼可亲,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大家受益匪浅;他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更是激励着同学们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