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院张林军博士(第一作者)与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李平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语言节奏和语调加工神经机制的共性与特性》)在最新一期《Human Brain Mapping》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Human Brain Mapping》是脑成像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最近5年SCI的平均影响因子为6.022。语言韵律加工的神经机制近10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论文探讨了语言韵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节奏和语调加工神经机制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发现:一方面,因为同为语言韵律信息,节奏和语调的加工具有某些共同的神经机制,主要表现在二者主要都由大脑右半球加工,而且在右脑的颞上回中部激活了一个共同区域;另一方面,因为声学特征的差异——节奏和语调分别表现为时长模式和音高模式的变化,二者的加工又具有某些特性,主要表现在右脑颞上沟前部主要参与了对语调而不是节奏的加工。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语言韵律加工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从更深入的理论意义上来说,大脑左半球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语言加工的优势半球,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确认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韵律加工中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是2008发表的论文《语言区分过程中的神经竞争机制》(NeuroImage, 43:624-633,张林军为第三作者)的后续研究,在这两项研究的基础上,将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韵律习得神经机制的研究,这对深入理解第二语言韵律习得的规律和本质具有积极意义。网上可以检索到论文摘要,也可发邮件到zhanglinjunb@sina.com.cn索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