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泰国玛希隆大学的23名学生抵达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开启了为期四周的短期学习之旅。此次项目致力于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与中华文化的深度体验,探索中泰文化的“交集”地带,凝聚情感与价值共鸣。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增进中泰学生彼此的理解与互信,为推动中泰文明交流互鉴奠定坚实基础。

在四周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商务案例、中国国情、中文视听等专业课程,还广泛参与了书法、中国结编织、武术等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此外,学院还精心安排了汉字专题讲座,由国际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主讲。讲座内容深入浅出,不仅为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更让他们深刻领略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文化深处的大门。学习之余,同学们还参观游览了长城、颐和园、天坛等著名景点,亲身感受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与魅力。
在1月22日的结业仪式上,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悟。大家表示,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这段时光不仅珍贵且令人难忘,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北京语言大学也将成为他们探索中国文化的重要起点。
时浩宇(Nuchnawapong Sodkomkham):
“在北京学习的一个月里,我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收获,还深刻感受到了北京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上,我学习了很多知识,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书法和中国结编织等体验课程,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也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非常感谢能有这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相信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陈温馨(Suchunya Rujibeksanon):
“非常荣幸能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我不仅学习了中文,还深刻体验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段经历让我非常难忘。我参观了很多著名景点,比如长城、故宫、颐和园、甲骨文博物馆和天安门广场,每一个地方都让我更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北京的生活也让我印象深刻,我尝试了很多美食,特别是北京烤鸭和各种街头小吃,味道非常棒。我非常感谢北京语言大学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来中国,继续探索这个国家的魅力。”
吴水玲(Pronwaree Wattanakan):
“我要特别感谢各位老师的细心指导和照顾,让我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学习期间,我有机会参观了很多有名的地方,比如天安门、天坛、胡同,我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和美丽。除此之外,我还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学做中国结,虽然一开始有点难,但最后我成功完成了一个小中国结,特别有成就感!通过这次学习和体验,我不仅提升了中文水平,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相信这段经历会让我一生难忘!”
在结业仪式上,国际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进行了总结致辞。正值小年之际,梁老师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个冬天在北京语言大学的美好时光。他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将汉语与自己的职业相结合,继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探索。梁老师表示,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与交流中,能够再次与同学们相聚于北京语言大学的课堂。
此次泰国玛希隆大学——北语四周班的成功举办,为泰国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秉承“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理念,为营员们创造了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机会。希望这段难忘的经历能让中泰文化交流的种子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期待未来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本期编辑 | 张艺琪
图文 | 龚鲲 朱世芳
审核 | 梁彦民 高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