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世界中文大会隆重开幕,这是全球中文教育领域的一次盛会。在这一重要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以热烈的贺信,同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了语言在人类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增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的理念,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不仅是对世界中文大会的祝贺,更是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贺信中提到,要“完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更加深入持久的语言影响力”,这体现了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殷切期望和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激励着每一位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为推动中文走向世界、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11月21日,国际中文学院组织教师召开系务会和研究生党支部会议,学习习近平主席致2024世界中文大会重要贺信精神,并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贡献谈学习体会。
通识教育系与华文教育系教师表示:
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理解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和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上,加强现有多语翻译类、商务类课程的融会贯通,通过小学期课、第二外语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沈庶英院长充分肯定了两个系的讨论,认为通识教育系与华文教育系研讨成果充分体现了对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的深层理解和坚定落实的信心。沈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中文将成为连接世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文教育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通识教育与华文教育要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加强课程、教学、教材研发工作,不断创新,勇攀高峰,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汉语言系教师表示:
在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传承传统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也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特点,在专业建设中体现“联通融合”的理念,使得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更贴合社会需求,更受学生欢迎。沈庶英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一环,更是提升中国教育全球影响力的桥梁,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明交融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释了中文的国际地位,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擘画了蓝图,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最后,沈庶英院长还就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指导和部署。
基础中文系教师表示: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中文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85个国家已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中文的重要性不仅源于其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使用人数众多,更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国际中文教师,我们不仅是国际关系升温的见证者,也是多元学习需求下语言、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桥梁。我们应保持开放心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和生动的课堂实例,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交流过程中,沈庶英院长不时与发言教师互动,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学院近期的改革举措,强调要以学习国际中文大会习主席贺信为契机,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发挥学院的优势,补齐现有的短板,持续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加速教育技术数智化转型,强化来华留学生教育品牌,将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教系教师表示: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了国际中文教育所承担的国家使命和责任担当,给国际中文教育的一线教师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老师们分别从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国际中文教育的贡献、国际中文教育的守正与创新以及中文的桥梁作用等角度发表了看法和感言。沈庶英院长充分肯定了国教系的讨论,认为国教系教师对习近平主席贺信的认识深刻、到位,对教学工作的讨论扎实、具体,有关加强国教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的意见、以及提高国教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看法具有建设性,同时提出了对国教系的期望和建议。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表示:
阅读了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我们深感中文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不仅强调了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载体,也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中文教育的支持与贡献,这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对全球多元文化共融的积极推动。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对国际中文教育提出的殷切期望,它深刻体现了中文教育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的智慧。“守正”意味着我们应当坚守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和传统精髓,确保语言的纯粹性和文化的深度不被削弱。同时,“创新”则要求我们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以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这种平衡的把握,不仅能够确保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激发中文作为国际语言的活力,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守正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文教育推向世界,让更多人通过学习中文,理解中国,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搭建起更加坚实的桥梁。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表示: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通过学习主席对2024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未来的国际中文教师,同学们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重大。记得刚入学参观校史馆的时候,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先生的一句“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振聋发聩。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今年也是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正值青春。同学们深信,我们的职责不只是一名语言教师,更是一名能够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的“工程师”,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亲睦中国。主席的殷切希望使未来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我们,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表示: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高瞻远瞩,意蕴深远,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不仅仅是对世界中文大会的激励与支持,更是对我们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度赞誉与殷切期待。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一员,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这份责任感不仅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坚定信念。未来,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迎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同学们坚信,在习近平主席的指引下,国际中文教育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开创更加辉煌的篇章。
研究生第四党支部表示:
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各个国家之间友谊的桥梁,在国际交往间起到重要作用。传播中华文化有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能够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作为立志从事国际中文教师的我们在推广中文教学的同时也在传播中华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开展了多项文化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外国人通过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习主席的贺信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国际中文教师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既是对中文教师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激励我们在未来推广中文之路上取得更多成就,让中文之花在世界的文化土壤上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