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雅文共赏丨国庆花坛:七十五载发展的绚烂绽放
2024年10月29日 10:12点击:[]

盛世繁花映山河,国庆花坛绽辉煌。

又是一年国庆至,蔬果飘香见真章。

——题记

自1984年起,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前总会饰以花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的目光。这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新中国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民族的梦想,俨然化作历史标尺,镌刻着时代发展的每一个印记。

以花为语,诉说的是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花篮虽只是几种常见花卉的平面组合,却饱含着人民对新生活的热切期盼与坚定信念。彼时的中国历经挫折,但正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开始了新的建设征程。就如同那初放的花朵,虽不艳丽夺目,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力量,在风雨中努力扎根、向上生长。时光荏苒,国庆花坛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绚丽多彩。2012年以来,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以“大花篮”为主基调,历经花篮、花果篮、“五谷丰登”大花篮、蔬果花篮等多重形式,层层递进、年年创新。所有的花坛连在一起,便是一串历史的脚印。

以花为史,见证的是科技的进步。今天的国庆花篮融入了众多现代科技元素。从精准的花卉培育技术,到先进的灯光设计;从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到数字化的造型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国庆花篮的品质和观赏度,更反映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蛟龙入海”,从昔日“叹伶仃”到今日“跨伶仃”,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庆花坛,正是这七十五载科技进步的一个微小而又鲜明的例证,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为祖国带来的无限魅力。

花团锦簇,彰显的是文化的繁荣。花篮中的每一种花卉都有其文化寓意,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年“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以喜庆的蔬果花篮为主景,篮内除传统的牡丹花、月季花等花卉外,首次选用葫芦、南瓜、辣椒等蔬果,象征福禄吉祥、喜庆丰收、红红火火,寓意“蔬果飘香、繁花似锦”,此外,也不乏极具时代风貌的现代文化元素。七十五年来,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国庆花篮,如同一个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繁花似锦,凝聚的是民族的团结。如此庞大而精美的花坛制作,需要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协同合作,从花卉的种植、培育到运输、布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就如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结果。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攻克道道难关,创造种种奇迹。无论是抗震救灾、抗洪抢险,还是抗击疫情,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国庆花坛,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长安街沿线精彩纷呈,既让我们看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大”,也让我们感受到14亿中华儿女脚踏实地踔厉追求美好生活的“精微”。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像呵护这国庆花篮中的每一朵花一样,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这朵绚丽之花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愿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作者:张艺琪,系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