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知心育人,以心引航”——国际中文学院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3年11月23日 14:29点击:[]

为进一步提高新生的心理适应和调控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切实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2023年11月21日下午,国际中文学院在主楼201教室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研究生辅导员曹伊婧作为主讲嘉宾,以《研究生常见的负面情绪及应对策略》为题,帮助同学们通过科学认识负面情绪的产生机制,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应对常见负面情绪,培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本次讲座是“新生引航教育系列讲座”第二场,2023级全体中、外研究生参加。

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提高心理压力疏解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自我认知,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心理健康讲座的精彩内容吧——

讲座开始之前,曹老师通过一段小视频解释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情绪以及背后的心理机制。

视频结束后,曹老师先是邀请同学回忆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些愤怒、厌恶、焦虑等这些负面情绪,循循善诱地引导同学们发现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同学们产生这类情绪的根本动因。随后,曹老师带同学们认识了生活中最为基础的8类情绪,以及8类基础情绪衍生而来的其他符合情绪,即普拉切克情绪轮。引导同学们认识同学们复杂的情绪都是因何而来,由何产生。

之后,曹老师让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她提供的生活中常见的几类案例,并由此引出人类的原生情绪和次生情绪,引导大家认识到情绪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情绪合理,需求无罪。告诉大家大可坦诚面对各类负面情绪的发生,不必感到内疚、羞愧、自责等。

同学们在面对争吵、不公、矛盾时会产生各种情绪,首先同学们最直接发出的就是同学们的原生情绪,而别人在面对同学们复杂交织的情绪时感受到的可能是与同学们所想表达的原生情绪截然不同的另一类情绪,这类因各种情绪交杂而产生的情绪叫次生情绪。而面对不同的情绪,同学们对待它们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情绪本身是无声的,可它背后的需求却是有声的。每种情绪背后都藏着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当同学们了解了这类情绪产生的动因,同学们就能更好的表达它理解它,也能更好地抒发同学们的情绪或是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

此外,同学们的情绪还与同学们的生理反应息息相关,这种由情绪引起的病症同学们称为情绪诱发病(EII)。同学们生活中一些久病难愈的生理病痛也许并不是生理问题,而是长期负面心境的躯体症状。

面对同学们的各类负面情绪,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对于简单情绪的表达,正视自己的需求,精确单纯地表达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是合理且重要的。对于复杂的负面情绪,曹老师引导大家从学会觉察情绪开始,觉察到不同负面情绪及其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从认知、行为、生理等多个层面引导大家学习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果面对一些同学们无法应对和消化的情绪,并且它已经影响到了同学们的正常生活时,此时同学们应当重视起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并且辅助一些药物帮助自身渡过这道心灵难关。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