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国际中文学院举办 “书香飘全球,翰墨促交融”中外学生读书分享会
2024年04月24日 08:37点击:[]

为促进中外学生融通,交流不同文化的优秀书籍,结识多文化良师益友,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于202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教一楼815举办“书香飘全球,翰墨促交融”中外学生读书分享会。国际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梁彦民老师、国际中文学院组织员高美娟老师,与学院20余名中外本科生研究生同学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各自钟爱的书籍阅读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来自俄罗斯的四年级本科生张威雨同学讲述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道德经》的理解。张威雨同学由“道”出发讲述了世界的运行规律,并结合《道德经》中的内容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介绍自己对“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等内容,并结合习近平主席引用《道德经》中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来自埃及的2023级博士研究生孔令媛同学介绍了埃及的史诗巨著《两宫间》,小说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埃及带来的影响,以及当时时代背景下埃及人民的命运,表达了对“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渴望。

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建杰同学通过解读《西游记》原著,分享了自己对人生新的感悟,提倡“对梦想的追求以及与现实的和解”。中国研究生孔祥政同学、柯萍同学和刘梓悦同学分别带来了《活着》《命运》《平凡的世界》,三部作品都讲述了社会巨变下底层小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时代故事。三位同学都围绕小说主人公的一生,探讨了对“人生”和“死亡”的理解和感悟。2023级硕士研究生考沙尔同学带来了科幻巨作《北京折叠》,并从“物理折叠”和“命运折叠”两个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思考。2023级硕士研究生欧阳家慧和刘妍两位同学分享了《万历十五年》和《黄帝内经》两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优秀作品。欧阳家慧同学从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出发讲述了自己对大明帝国万历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理解;刘妍同学从医理、养生、对外传播、当代价值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帝内经》。

最后,梁彦民书记结合同学们分享的优秀文学作品,向同学们推荐王宁先生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一书,向同学们讲解了文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字是文化的源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根本就在于汉字和典籍的传承。最后梁老师重申书籍的重要性,提倡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跟文字相处,跟自己相处。”高美娟老师高度肯定同学们的精彩分享,呼吁大家多读书,做好人生规划,坚定理想信念,享受理想引领的生活。

“世界读书日”举办的读书分享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体验,聚集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更能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生。在分享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而且在交流中找到共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