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入口 | 教师入口
学校主页
探寻中国司法文明之旅——国际中文学院组织青年学子赴中国法院博物馆参观研学
2024年06月17日 10:47点击:[]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法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人类社会前行的道路。为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同时也为促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法治历史的了解,感悟司法文明的魅力,6月14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带领其他学生党支部成员及选修《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国际研究生二十余人乘坐校车前往中国法院博物馆,共同踏上了这场探寻中国司法文明的旅程。

中国法院博物馆始建于2008年,曾是原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如今已成为我们了解中国司法历程的重要窗口。第一展厅“中国审判历史展”带领我们回顾了古代司法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商鞅变法到历朝历代的法制建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第二展厅“人民审判历程展”则展示了人民法院建设和审判工作的辉煌成就,那些经典案例和冤假错案的纠正,让我们深感法治的力量。第三展厅“全面依法治国,走向伟大复兴”主题展,则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审判工作的新成就、新气象。

除了基本陈列展厅,博物馆还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和三个普法互动区。在“法律古籍珍品展”中,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法律文献的珍贵与博大;在“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展厅,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正义的力量;在普法互动区,我们亲身体验了模拟法庭的庄重与神圣,感受到了法律知识的趣味与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时驻足观看、交流讨论,对博物馆中的文物典籍和普法互动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美的西周青铜器、保存完好的法律古籍《明会典》,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司法文明的博大精深。而那些普法互动区的体验活动,如毛笔字书写,在线体验法官服装,更是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法律知识,拓宽了视野。

此次参观活动通过回顾我国司法发展历史和审判制度、审判工作进步完善的历程,不仅让中外学生都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司法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魅力,也引导大家树立尊法守法的意识。

参观过后,中外研同学都有所感悟:

研究生第二支部宣传委员

欧阳家慧

走过写满中国古代法律格言的甬道,在司法广场驻足认真聆听讲解,我感受到了这座百年建筑中展示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文化魅力。这里有老物件,从中国最早的法官“皋陶”到“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的獬廌,从镌刻着判词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到“镇馆之宝”《明会典》法律古籍;这里有新科技,“法制影视放映厅”让司法历史可以用多模态的方式传播;这里还有真场景,“模拟法庭”的展览身临其境,深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神圣。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身上也将担负起光荣的使命,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务本领,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早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青年人的贡献。

研究生第三支部党员王建杰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遵守党的纪律,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时刻牢记心中。通过本次参观中国法院博物馆,不论是原版保存的法律文书,或是法律历史电子资料,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法律文化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公平公正的意义,正如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写的:法,邢也,平之如水。法律是守护人民稳定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维护法律公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一定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加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

外国研究生刘美花

法院博物馆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参观时,我看到了不少与中国法律相关的东西。我在法院博物馆,还看到了中国法律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增加了我对中国的理解。

国际中文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82303400,传真:010-82303965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